供应链数据中台:Flink实时计算架构实战

引子:一次决策的代价 “为什么昨天的销售报表现在才出来?市场部要的促销数据还要等多久?” 这是2022年底,CEO在周会上的质问。当时我们的数据报表都是T+1(次日)生成,决策永远慢半拍: 真实案例: 某SKU在双十一0点开卖,2小时售罄 但报表第二天早上才显示"热销" 错失最佳补货窗口,损失百万级销售额 核心痛点: 报表延迟:T+1日报,决策滞后 数据孤岛:12个系统,口径不一致 取数慢:临时SQL查询耗时30分钟+ 无法预警:库存告急、异常订单发现太晚 经过6个月的数据中台建设,我们实现了: 数据实时性:T+1 → 秒级 查询响应:30秒 → 3秒 报表数量:20+ → 100+ 决策效率:提升50% 这篇文章,就是那段时间架构设计和技术实现的完整总结。 业务痛点:报表慢、数据乱 痛点1:T+1日报 传统方案:每天凌晨2点跑批,ETL处理 00:00 业务数据产生 02:00 定时任务启动,从12个系统抽数据 03:00 数据清洗、转换 04:00 写入数据仓库 08:00 业务人员看到昨天数据 延迟:8小时+ 业务影响: 无法实时监控订单异常 库存告警不及时 促销效果无法快速评估 痛点2:数据口径不一致 示例:同一个指标,不同系统统计结果不同 销售额统计差异: - OMS订单系统:¥1,234,567 (已下单) - WMS仓储系统:¥1,189,023 (已发货) - 财务系统: ¥1,156,789 (已收款) 哪个是对的?都对,但口径不同! 痛点3:临时取数耗时长 -- 运营经理的需求:统计最近30天各仓库的出库量 SELECT warehouse, COUNT(*) as total FROM outbound_orders WHERE create_time >= '2024-01-01' AND create_time < '2024-02-01' GROUP BY warehouse; -- 执行时间:38秒(全表扫描1000万行) 技术选型:Lambda vs Kappa Lambda架构(传统) 批处理层(Batch Layer) ↓ Hadoop/Spark 用户请求 → 服务层 ← ↓ 数据仓库 ↑ 实时层(Speed Layer) ↑ Flink/Storm 优点: ...

2025-10-15 · maneng

如约数科科技工作室

浙ICP备2025203501号

👀 本站总访问量 ...| 👤 访客数 ...| 📅 今日访问 ...